内分泌治疗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与患者的绝经状态密切相关。“肚皮针”(OFS药物)是绝经前患者的抗癌利器,今天小爱就带大家一起聊一聊打肚皮针期间我们需要知道的几件事情。 肚皮针(OFS)该打多久? 关于“肚皮针”在绝经前乳腺癌治疗中的最佳疗程,目前尚无定论。既往不同的研究采用了不同的疗程:有2年的(ZIPP研究)、有3年的(ABCSG-12研究)、有5年的(SOFT和TEXT研究),3种疗程均证实了肚皮针良好的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由于没有不同疗程的对比研究,基于内分泌治疗延长治疗的理念及SOFT和TEXT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建议“肚皮针”的标准疗程还是推荐5年。新版的《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推荐的疗程为5年,中高危患者完成5年联合肚皮针的内分泌治疗后,如果未绝经且耐受性良好,可考虑继续2~5年联合肚皮针的内分泌治疗或单用2~5年的Tamoxife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他莫昔芬治疗。 使用OFS药物后雌激素(E2)数值仍超标怎么办? 姐妹们在使用OFS治疗期间,有人会定期监测自己的雌激素(E2)水平,来确认肚皮针是否起效了,一旦发现超标之后,姐妹们开始不淡定了,是不是药物没效了?是不是我还没有绝经?遇到这种疑惑时,别着急,小爱来给你们慢慢道来。 如何界定“超标”? 接受OFS药物治疗的患者的绝经状态,通常用E2水平来判断,但E2的界值判定缺乏统一标准,目前更多的研究将30 pg/mL(即110 pmol/L)作为E2超标(意味着:OFS逃逸)的界值。 真“超”还是假“超”? E2超标不一定都是真的超标,也有“假性”超标的可能性。E2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会因仪器不同而产生差异,使用部分方法检测时,某些常见的乳腺癌治疗药物也可能会干扰E2的测定,比如: ◎ 氟维司群引起的E2假性超标:由于氟维司群与E2在结构上相似,因此可能干扰基于抗体的E2测定; ◎ 阿贝西利引起的E2假性超标:在OFS联合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CDK4/6抑制剂可进一步降低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的复发风险。但有些特定的检测试剂可能会导致阿贝西利引起的假性E2超标现象,所以还需要不同检测方法的符合才能够更好地减少对于绝经状态的误判,保障患者得到充分的强化内分泌治疗,避免预后不良; ◎ 依西美坦引起的假性超标:依西美坦导致的假性超标原因可能是其代谢产物引起免疫测定仪器的交叉反应; ◎ Tamoxife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他莫昔芬引起的E2假性超标:因为他莫昔芬结构与雌激素相似,有引起E2水平假性升高的可能。 小爱提示 如果在打肚皮针的同时,还联用了氟维司群、阿贝西利、依西美坦、他莫昔芬这些药物时,检测到E2超标的姐妹不必过度惊慌,有可能是遇到了假性超标,可以及时联系自己的主治医生进行咨询。 了解完假性超标之后,我们还得知道真性超标一般是怎么回事。一般真性超标有以下几种情况: ◎ 周期波动性、一过性E2水平超标:即使生理性绝经后的患者雌激素水平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单次检测的E2超标不一定能说明问题,还需要次序监测以免对治疗决策产生误导。 ◎ 部分高体重指数的患者,会出现E2抑制不足的情况,原因是血清此技术主要来源是脂肪组织。 ◎ 单用他莫昔芬未添加OFS药物,容易导致负反馈机制产生的E2水平超标。 打肚皮针期间,如何判断我已经进入绝经状态? 首先,可以根据年龄进行初步判断,对于开始OFS药物治疗时年龄小于45岁的女性,不建议姐妹们在OFS用药过程中轻易做出生理性绝经的判断,除非OFS药物已使用5年以上且年龄已接近50岁; 其次,中国女性开始进入围绝经期的平均年龄为46岁,约90%的女性在45-55岁之间绝经,但患者年龄超过该范围或超过其母亲的绝经年龄,可推测患者有一定概率处于生理性绝经状态。 当然,上述判断过程并非100%准确无误,但根据患者观察,出现例外的情况很少。 最后,打肚皮针是一个持久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问题的挑战,我们在平时就要清晰地记录我们遇到的问题与不良反应,并及时准确地反馈给我们的主治医生,踏踏实实地走好走稳每一步。 参考文献 : [1]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 [2]关于女性乳腺癌患者绝经状态判断两个关键问题的临床思考